我们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文学性,往往会从时间的角度去加以评判。
即便一本书写得再好,在当时大卖,特别受欢迎,但如果几年后,或者十几年后,几十年后,根本没人去看,那么我们就会认定这种书为畅销书,文学性就要差很多。
倘若一本书即使在百年之后,依然有人去翻看,并且人们还能从中有所感悟和收获,那么我们则可以说这种书的文学性很高,这个作家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而说到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就不得不提起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很多文章距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但我们会发现,鲁迅的文章根本不过时,而且其中的很多人物和故事即使在今天也都非常鲜活,栩栩如生。
下文,笔者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鲁迅作品的文学特色,来解释鲁迅的文章即使在今天也不过时的原因。
一、怀疑与自我怀疑、批判与自我批判
鲁迅的文章为什么在今天也不过时呢?其实除了对传统社会的深度剖析,揭示出了很多国民性的问题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鲁迅的文章一直都处于一个批判与自我批判、怀疑与自我怀疑的状态上。
拿小说《狂人日记》和《祝福》来说,除了对他人的批判,文章中也有鲁迅对自己的审视。这种自我怀疑与自我批判的态度,在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尤为明显。
在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描述了一个人吃人的黑暗社会,并且严厉地抨击、控诉了吃人的这种行为,但在最后,经过回忆和反思,鲁迅发现自己曾在不经意间吃过自己亲妹妹的肉,也和其他人一样,是吃人的人。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这个意思其实就是说,人在在社会当中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不想吃人,非常厌恶吃人,但不知不觉中,“我”也成了这个不良习俗的践行者。
《祝福》这篇文章当中,鲁迅写了封建社会制度下一个女性的悲惨命运,但除了对压迫女性的传统礼教的批判外,文章隐约中也有对“我”的批判。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对于祥林嫂的不幸,“我”只是一个冷冰冰的看客,在回答祥林嫂的问题时,没有深思熟虑,随口说了句“也许有罢”,让祥林嫂相信了阴曹地府的事。
而祥林嫂恰恰是因为迷信,才导致的精神崩溃,最后郁郁而终。“我”的这句模棱两可话,相当于把处在悬崖边绝望的祥林嫂又推了一把,间接地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当然,文章中也有对祥林嫂的批判,因为她总爱唠叨,总爱抱怨命运的不公。所以读者也并不喜欢这个人物,包括阿Q和孔乙己,很多读者都对他们呈现出强烈的厌恶感。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都有可能成为鲁迅笔下的人物,或者说我们正是鲁迅笔下的人物。所以批判他们,不就是在批判我们自己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讽刺呢?
而百年前的鲁迅,也未必不知,自己刻画笔下的人物,正是在刻画自己。
所以鲁迅的文章高级就高级在这里,鲁迅不仅怀疑别人也进行自我怀疑,批判别人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正是因为这样,鲁迅的文章才经得起推敲,才能够流传于世。
二、象征与写实的写作手法
小说这种文学形式,非常避讳直言直语以及说教式的语言风格,所以在好的文学作品当中,都会运用到象征这种写作手法。而在鲁迅的作品当中,我们就可以发现很多象征。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象征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礼教制度,同时,“吃人”也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吃人,鲁迅后来的几篇小说,也都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作。
小说《药》当中的人血馒头,则象征着革命者的牺牲。革命者为了群众而牺牲,可愚昧的群众却对此全然不知,还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有的人甚至倒卖人血馒头从中获利。
除了象征,鲁迅文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写实。
写实这种手法我们可以理解为如实的描写或叙述,简单说就是画面感真实。而这种手法被鲁迅运用到文章当中,又极大地增强了文章内容的讽刺性与荒诞性。
《狂人日记》中的“我”,从行为特征上来看,就是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其他人都是正常的,都是好人,这是写实的描写。
但读懂这篇文章后我们知道,“我”哪里是病人呢?围在“我”周围的,那群吃人的人才是病人呀。
所以说,只有在写实意义上,“我”是真的病了,那么象征意义上,这个社会才是真的病了。而且“我”越是有病,越是能突出这个社会的病态。
在《阿Q正传》当中,鲁迅又通过写实的写作手法,将主人公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阿Q挨了别人的一顿毒打后,却自欺欺人,认为那是儿子在打老子,就此在精神上反败为胜。除此之外,阿Q还认为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因为状元也是第一个,所以阿Q心理又平衡了。
三、鲁迅文章中的柔情与悲悯性
鲁迅之所以为鲁迅,是因为他的文章当中,除了尖刻,还有一丝温情。
如果总览鲁迅的诸篇小说,我们会发现,鲁迅在字里行间中,对于批判的人和事,也会有一份体谅和同理之心。无论是阿Q、祥林嫂还是孔乙己,鲁迅在描述这些人物生平经历的同时,隐隐中都包含了一丝悲悯。
《狂人日记》整篇文章阴暗恐怖,令人窒息,但在文章的末尾,鲁迅却写道:救救孩子。四个大字如同一声呐喊,在黑暗中燃起一把火炬,让人在绝望之中看到一丝光亮,充满感动。
这份柔情是给年轻人的,因为在鲁迅的思想里,他认为年轻人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年轻人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救国的本质,就是要救救孩子们。
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叙述了父亲从生病到病故的经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庸医给父亲开的药方:要取蟋蟀一对,一公一母,还要是原配。
但在这篇文章当中,也不全都是对这种巫医不分的愚昧思想的批判。
文章结尾,鲁迅悔恨自己在父亲临终时对父亲大声呼唤,没有给将死的父亲以平静。相较于单纯的讽刺与批判,这段描写却格外打动人心。
正是这种柔情,让鲁迅的文章更加感人,同时,也正是这种柔情,让鲁迅的小说能够更好的被人们诵读流传下去,因为在这番柔情当中,寄托着一份美好的希望。
鲁迅的文章之所以不过时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几点外,还有一点就是鲁迅对中国社会的深度剖析与了解。
但很多人可能会说,鲁迅批判的是曾经那个封建社会,批判的是封建社会害人不浅的礼教制度,可实际上,时代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社会的一些本质却是不变的,是根深蒂固的。
所以这也是鲁迅的文章能够反映出当下很多社会问题的原因。
也就是说,鲁迅的文章之所以不过时,是因为鲁迅的文章没有时代的局限性,其中的道理在这片华夏大地上,放到任何时代都适用。
由此可见,鲁迅对中国社会看的之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