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86版西游记拍了多少年才完成(86版《西游记》拍摄6年的背后)

时间:2024-11-12 09:15:34人气:100

昨天“美猴王”六小龄童春晚节目“被毙”的消息传开之后,很多人都为之感到可惜。但随后有人这其实是假消息——原来六小龄童明确表示过乐意参加央视春晚,但却从来没接到过春晚的邀请,也就是说春晚连考虑都没有过…这无疑引起了群情激愤。

著名的演员六小龄童——章金莱则在86版《西游记》中扮演孙悟空一角,将“美猴王”扮演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86版《西游记》堪称神剧,老少咸宜,经久不衰,背后心酸的故事鲜为人知,是真实的一部“取经”历程。主演没有助理,没有保姆车;经费不够一人分饰几角,每顿饭只有5毛钱的配额,一碗饺子2块5,才6个;走遍了全国除西藏、青海、宁夏、湖北、台湾之外的26个省;多次遭遇险情......对于孩子们来说,一听到它熟悉的开头曲,就意味着寒暑假的来临。

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拍了6年,播了6年,迄今已播放两千多次,足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切的苦难居然磨砺出了一部引发万人空巷的优秀作品,背后付出的艰辛让人由衷佩服。它是目前为止特技最多最土的一部电视剧,然而足足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成为了八九十年代的荧屏回忆。

章金莱出身于国内外公认的“猴王世家”——祖传的绍兴猴戏世家。自幼学艺,是戏曲艺术大师六龄童的幼子,章氏猴戏第四代传人,致力于传播传统猴戏艺术,在国内演讲800余场,作为中华文化传播使者,将优秀传统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他学习猴戏的原因有些戏剧化:因为哥哥小六龄童的英年早逝,传承传统文化的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他自己也曾这样表示,“我责无旁贷地从他(二哥)手中接过了“金箍棒”,延续哥哥的艺术生命,走他没有走完的“西天取经之路”。学习猴戏的过程是充满着挑战与困难的,但他一直坚持了下来。最初不懂怎么扮演孙悟空时,他到处取经:“刚开始我也不知该如何演,因为在孙悟空角色塑造上,我既想保留中国传统艺术中对孙悟空的诠释,又想塑造一个接地气、生活化的齐天大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想了很多办法。我把当时能够接触到的各种版本猴戏,甚至包括卡通片、皮影戏、木偶剧等都研究了一遍,最后创造出了大家看到的这个美猴王形象”。正是因为背后付出了看不见的努力,才能给我们呈现了如此完美的作品。他扮演的孙悟空,像是从小说里面走出来的人物,不光是融入我们的血液,还深入我们的骨髓。

有的演员演了一辈子的戏,观众都没有记住;有的演员演了一部戏,却能够让我们记住一辈子。在六小龄童看来,《西游记》并不是一个完美作品:“因为当时科技水平有限,特效部分做得比较遗憾。比如剧中的孙悟空一飞,钢丝都能看出来;还有石头一炸,就是泡沫塑料。为什么观众都能原谅?因为它真正体现了《西游记》小说的魂和内涵。”他这样分析,“我也体会到,人一生能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是非常不容易的。吴承恩先生用一生的心血创造了一部伟大的作品,玄奘大师历经劫难践行他“宁向西去一步死,不往东归半步生”的誓言,他们用尽全力去做了一件他们认为值得的事情,而我这一生最应该做的,就是把猴文化传承下去”。六小龄童的猴戏人生就是这样精彩:从头到尾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事,有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无畏精神,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足以。

岁月不饶人。2016年,六小龄童已经57岁;下一个12年,不知道他还能否耍着金箍棒逗大家开心。

如果当今年猴年春晚零点钟声响起之时,能够看到六小龄童耍两下棒子,喊一句“俺老孙来也”,也许我们都会泪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