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西安烽火台,你是不是真的戏过诸侯

时间:2024-12-12 08:46:07人气:100

骊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南,是秦岭山脉的支脉,这里自周、秦、汉、唐以来,以其壮丽翠秀,一直被作为皇家园林地,也让这里留下了诸多的名胜古迹,当然还有故事。

烽火台是骊山森林公园内海拔最高的景点,也是整个骊山景区的亮点之一。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简单点说,就是周幽王版的《狼来了》,只不过周幽王数举烽火、谎报军情的目的不是自己开心,而是为了博自己心仪的姑娘褒姒一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这是《诗经》里赋予周幽王和褒姒故事的结局。但是,我们今天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首先,我们聊一聊褒姒。如果从情节的曲折离奇这个角度说,褒姒这个姑娘的故事可比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精彩的多。褒姒的故事我们要回到很久很久一起,那还是夏朝的时候,夏王的宫殿里来了两条龙,自我介绍说是褒国的祖先,夏王这个害怕呀,赶紧占卜,看看是应该杀了它们、赶跑它们还是留下它们,最后发现都不怎么吉利,但是如果留下它们的唾液,那才是大大的吉利,于是夏王就命人将龙的唾液装在木匣子里收藏起来。这个匣子就这样躲过了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完好无损的从夏朝传到商朝,从商朝传到周朝,直到传到周厉王手里。

周厉王作为一个好奇宝宝,当然是选择打开它。匣子打开后,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理不掉,周厉王就命令一群不穿衣服的女人对着唾液大唱征服,这招果然好用,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直到遇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宫女才消失。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当年的小宫女也长到十五岁成年了,她竟然怀孕了,因为未婚生女,她很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说小宫女这头扔着孩子,周宣王那头却是月黑风高夜,正是杀人时。原来是宣王听到了一首儿歌,唱着“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正好有一对夫妻卖山桑制的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为了自己的江山,就命人去干掉他们。夫妻二人连忙跑路,在路上遇见了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相遇就是缘分,夫妻俩收留了婴孩一起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把长大后的小女孩献给周朝,以求赎罪,这个小女孩,就是褒姒了。以我们今天的目光看,整个故事就是一部玄幻小说,但是它却是被司马迁同学认认真真记载在《史记》里的。

接下来,鉴于褒姒身世的不靠谱性,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

从故事的两个主人公来说,我们假设小宫女是在六岁遇见的大蜥蜴,而这一年刚好是周厉王在位的最后一年。小宫女十五成年、十六生娃,生娃这一年就应该是周宣王10年。而周宣王在位46年,周幽王三年的时候,我们的男女主人公相遇了,也就是说褒姒当时已经39了,而周幽王当年可能还不到二十。所以当还没有而立的周幽王遇见了快不惑的褒姒,就这么惑了么。

从故事的群演——各大诸侯来说,当时镇守西周边疆的诸侯国有鲁、齐、秦、燕等,拱卫京师的诸侯国有虞、虢(guo,3声)、唐、郑等。它们距离都城镐(hao,2声)京远近不一,最近的也在二三百里了,一夜之间所有诸侯齐聚镐京,都是坐着高铁来的吗?就算我们不需要诸侯们一夜到齐,那算上各诸侯套好马车、装好粮草,再以最快的速度跑来,等到最后的一位诸侯到来,怎么也得数月之后了,这几个月,周幽王是带着褒姒和先到的诸侯们在烽火台野营了吧。

从故事的道具——烽火台来说,有学者认为潼关著名的“十二连城”烽火台的时代上限在汉魏时期或早到西周,即使这些烽火台真的建于西周,要知道虽然当时的“烽火”可以作为传递讯息、特别是传递紧急军情的手段,但是还做不到召集诸侯来抵御外敌,最多就是告诉附近的人们外敌来犯,赶紧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