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平和县大溪镇,有一座“土楼王”庄上大楼,楼内竟包裹着一座山

时间:2024-12-12 09:16:05人气:100


提起中国最具特色的建筑,客家土楼可以上榜。其实,客家人有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和客家土楼三种类别的民居,最有名的就要数福建客家土楼。“土楼”,顾名思义,就是用土夯成的楼房,解释起来容易,但是建造起来学问就大了去了,据专家考证,夯土建筑,源于中国殷商时期,长安宫墙就是夯土墙。

客家土楼的起源,要从汉族人从黄河流域,迁移到永定之后说起。唐末宋初,客家民系在闽粤赣交合处形成,到了宋元时期,客家土楼逐渐形成,共有五凤楼、方楼和圆楼三大典型,但同时又不限于固定形状,客家土楼建筑,不仅有良好的稳固性,更有奇妙的物理性,以及独特的艺术性的体现,在完全满足入住条件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客家土楼都有哪些代表建筑呢?首先要介绍的就是二宜楼,它是中国园土楼古民居的代表建筑,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中年衣锦还乡的蒋士熊,在自己的故乡(今福建省华安县仙都镇),修建了被后世称为“土楼之王”的二宜楼,占地面积多达9300平方米,壁画共有593平方米,被誉为“中国南方壁画博物馆”。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承启楼,福建省龙岩市的承启楼,它的建造史,是历史上时间跨度最大的,历时三代,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建成了这座巨大的土楼,它高大粗犷,却又不失端庄脱俗,其融入山水的乡村神韵,可以说只有客家土楼才能做到。还有“振诚楼”,位于永定县湖坑乡,被称为“土楼王子”,它按照中国八卦图结构设计,卦与卦之间还设有防火墙,设计风格中西合璧,雕梁画栋,十分秀丽。就连老外来看后,都竖起大拇指,不断称赞其设计风格的精巧。

客家土楼的典范数不胜数,但是要问哪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土楼,那还是要说是庄上大楼。在今日的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有一座巨大的圆形土楼,建于清代顺治到康熙年间,是当时的叶姓家族的聚集村落,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庄上土楼究竟有多大呢?专家介绍庄上大楼光是直径就有220米长,周长可以达到了700米,前面介绍的几个土楼跟它一比就是小弟弟,简直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庄上大楼现在还居住着多达180户的居民,土楼的对面则是庄上村委会,据村民介绍,在明朝的正统年间,叶氏三世祖清隐公,就带领族人修建了“旧寨楼”,直到六世祖,因经营有方,旧寨楼已经十分富庶,这才修建了一座更大的土楼,就是庄上大楼。

庄上大楼依托山势建造,因地制宜,在土楼中间,甚至还有一座山,在楼中居住,还需要“翻山越岭”,依山而建,围山筑楼,楼中有山,楼中有楼。站在楼中山顶,可以看到庄上大楼中,还分出了几个小小的土楼,这样完美地融入了大自然的建筑,远非现代建筑所能比拟。

楼中有山,这绝对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渴望将大自然搬到自己家中,看罢庄上大楼,我们不仅要赞叹其设计的巧妙与宏伟,更要赞扬和学习古人对山水的善待与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