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持力层深度如何确定(桩基图纸上的桩长表述,你写对了吗)

时间:2024-07-08 15:30:10人气:100


桩基设计时,对桩长的表述有很多,比如:“桩长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或者:“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小于3d”等等,这些表述各自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确定桩长表述的前提,首先需要明确桩是摩擦桩还是端承桩。对于抗拔桩和桩端位于一般土层的受压桩,桩基承载力主要靠周边摩擦力贡献时,属于“摩擦桩”或者“端承摩擦桩”。需要对桩长提出最小要求。可以直接在图纸上写出:最小桩长为xx米,或:有效桩长xx米。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承压桩,纯靠摩擦力贡献桩基承载力的情况很少,一般桩端土层会贡献一部分端阻力,不同情况下,端阻可能较大,也可能较小,根据侧阻力和端阻力的比例关系,桩可被称为“摩擦端承桩”或者“端承摩擦桩”。当需要考虑端阻贡献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需要注明。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分别,对于灌注桩,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可以通过取出的土样进行直接判断,而预制桩在施打过程中,是看不到下面土层情况的,只能通过机器的反应来间接判断,因此对于前者,可以仅要求进入持力层深度;而对于后者,除了进入持力层深度外,还需要注明压力值和桩长双控,或者贯入度与桩长双控等,来进行桩长控制。对于兼用作抗拔的桩基,由于桩长决定了侧阻力的大小,这部分需要控制,可以要求桩长控制为主;如果对抗拔没有要求,而桩端又是砂土、强风化岩等可能存在预制桩沉桩困难的情况时,可以桩长控制为辅。

事实上,当注明进入持力层深度为xx米后,就等于注明了桩长。但此时再写明桩长不小于xxm,也不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相当于将地勘情况反映到图纸上,可以便于施工中的对照,另一方面可以便于工程计量。

对于纯端承桩,比如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地表以下很浅就能达到中风化岩层,还有可能分布岩溶,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采用嵌岩桩,一般直接注明嵌岩深度,桩长则需要通过超前钻数据一桩一孔来确定,此时图纸上可以这样表述,如:”入岩深度不小于xxd,桩长约为xxm“。

总结:设计图纸上桩长表述不当,有可能导致桩基施工与设计的偏差,需要引起重视。设计时需要对桩基及项目地质的情况有总体全面的认知,根据地基对桩基承载力的贡献区分好桩基的种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桩长提出要求和控制方案。最重要的是,这个要求一定是可落地的,而不是天马行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