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湛江鹤地水库——广东最大“人造海”,竟有30万民众参与建设

时间:2024-12-11 08:46:04人气:100

湛江鹤地水库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河唇镇,是广东最大的“人造海”。

鹤地水库,图源谷歌

1959年8月,鹤地水库建成;1960年5月,雷州青年运河主河也建成通水,总长达5000多公里。
湛江人民用不到2年的时间,创造了水利史上的奇迹,雷州半岛也结束了十年九旱的局面。

雷州青年运河,摄于1964年,图源人民画报

1963年,湛江下面的县级市——廉江旱情遍及19个镇6000多条村庄,运河水成了及时雨,旱年大丰收,粮食增产29.2%,大旱之年还向国家调粮和提供商品粮4186万斤。

01
鹤地水库
超级大

鹤地水库是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的水源工程,也是国家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7万亩。

鹤地水库鸟瞰图,图源广东水利厅

库区跨两省区(广东、广西)四市(湛江、玉林、茂名、廉江 )三县(陆川、博白、化州),总库容11.44亿立方米,最大水面面积122平方公里。

2018年,我曾经在广西博白开车绕着水库回河唇,经过文地镇和石角镇,平均时速在40-50公里左右,足足开了两个多小时才回到。有很长一段路就是沿着水库边开的,风景巨好!

02
为什么要建鹤地水库

修建鹤地水库,和雷州半岛的干旱息息相关。
历史上,“赤地千里”“不毛之地”都一直是雷州半岛旱灾的代名词,恶劣的环境也使其成为历代王朝流放贬谪之人的钟爱之地。

雷州半岛,圈出来的红框处就是鹤地水库,图源谷歌

由于水资源的跨时间跨空间调度非常困难,以至雷州农民常说:三天不下雨小旱,十天不下雨大旱!

从宋朝建到新中国成立前,800多年,雷州半岛的农村,经常因降雨和天旱期间抢水,械斗不绝,结下深仇大恨,互不通婚,老死不相往来。

干旱给当地人带来的灾难,已成传统,一代又一代传了下去,数辈都要为吃水的事情发愁,连姑娘选婆家也要看水缸里有没有水。

1943年雷州大旱,农业减产失收闹饥荒,饿死人以万计。雷州大旱只是广东1943年大旱的缩影,当时加上日军搜刮食物,曾有300万人死于广东的1943年大饥荒。

1955年,湛江地区受旱农田达206万亩,占耕地面积44%,旱死农作物4.1万亩,丢荒4.6万亩,粮食减产三成,民众苦不堪言。

03
鹤地水库提议人
孟宪德

1954年8月,强台风登陆湛江地区,到处残墙断瓦,满目疮痍。
就在这年,时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团委书记孟宪德调任中共粤西区党委第三副书记,目睹了台风留下的伤痛。

54年的13号台风是湛江百年不遇的特大巨风,图源网络

祸不单行,1955年的春夏两季,湛江地区又遭遇大旱,近半数农田无法耕种。

1956年2月,孟宪德被任命为中共湛江地委第一书记,他跋山涉水,艰辛寻找,最后认定:改变干旱的出路就在修水库,建运河。

孟宪德老先生已在2013年去世,享年91岁,湛江人应该感谢他。图源百度

1958年5月15日,中共湛江地委正式作出《关于兴建雷州青年运河的决定》,时任中共湛江地委第一书记孟宪德任运河建设委员会主任。

1958年6月10日,雷州青年运河工程鹤地水库动工建设,孟宪德为开工誓师大会作出了“向大自然进军,让九洲江永远为人民服务”的题词。

雷州青年运河横山纵队新党团员宣誓大会,图源网络

04
30万民工齐上阵

誓师大会开完之后,鹤地水库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建设进程。
1958年12月16日上午9点半,从各工区挑选出来的2000多名突击手,开赴四道防线,8000多个大沙包投进九洲江,仅花17分钟就把江水封住。

截断九洲江,图源广东政协网

当时,兴建水库的民工高达30多万,所有人都是自带材料、工具、粮食,自搭工棚,自办工厂,安营扎寨,摆开战场。

肩挑手推建库开河,图源广东政协网

工地上几乎每天都开展进度比赛,推车、担土、凿山,看谁快。

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图源南方杂志

令人惊叹的是,整个工程项目除国家少部分投资外,其余全由群众自筹。

开工不到一个月,工地指挥堆满了各地送来支援的物资和粮食,仅耕牛就有7120头,木材6500立方米,茅草1800吨,还有不少人变卖了金银首饰,把钱捐给指挥部。
在1958年,很多生产队都没有几头牛,基本上都用去支援水库建设了。

当年的建设场景,图源网络

我爷爷奶奶当年也参与了水库建设,爷爷出生于1940年,58年建设水库时,只有18岁。

爷爷去库区工作,没有报酬,生产队会给记公分,相当于参加了集体劳动。

水库完工后,爷爷得到的奖励是一升大米。

1959年5月8日晚,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严重威胁着尚未竣工的水库。危急关头,运河工程指挥部立即动员18万民工进行抢险。

截流抢险,图源南方杂志

时任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湛江地委专员王勇在水库截流抢险时,与民工并肩战斗,一边身先士卒扛沙包,一边指挥突击手填决口。他当时守在大堤上几天几夜,累得胃出血,几批人劝他去医院,他都不走,后来被架去了医院。
从1958年修水库到1962年建设灌区运河,许多人曾4年不回家。

当年的指挥部,现在变成了展览馆

据不完全统计,曾有17人在运河建设中献出宝贵生命,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5岁。

为了建设青年运河工程,30万湛江人民用双手完成的土方就有6583.4万立方米,石方70.4万立方米,这些土石铺一条1米宽10厘米高的路,可绕地球16.6圈。

05
党和领导人
盛赞鹤地水库

1958年,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雷州青年运河代表,并签署颁发了国务院奖状。

周总理颁发的奖状

1960年2月至今,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朱德、叶剑英、董必武、陈毅、贺龙、习仲勋、陶铸、王震等先后到雷州青年运河视察指导。

邓小平题词

1960年2月,邓小平欣然挥毫,为我国水利事业写下唯一的题词:雷州青年运河

陈毅种下的元帅杉

06
湛江大水缸+5A旅游景区

鹤地水库和青年运河的建成,保证了雷州半岛14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还解决了湛江、廉江、遂溪、雷州等市县的工业及生活用水,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直到现在,鹤地水库还在涵养着湛江的700多万人口,是一个妥妥的湛江大水缸。

水库鸟瞰图,图源网络

除了实用价值,鹤地水库现在被改造成了5A旅游景区,土生土长的本地小伙伴,基本上都是这里的常客。小时候,我也会偷偷跑去水库里游泳。

沿着鹤地水库的公路一路前行,沿途会经过青年亭和放生园。

青年亭上面的那块匾,就是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写的,郭老先生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作家和诗人。

青年亭是为了纪念当年修水库的青年突击队

放生园是一个新景区,在岸边行走时,经常会看到一些鱼傻乎乎的,看到人来了也不走,这些鱼就是典型的放生鱼。

逛完鹤地水库及其周边景点,还有一件事情必须去做,那就是喝水库鱼头汤,这是远近闻名的一道河唇美食。

鱼头汤


在库区路旁,卖鱼头汤的店家比比皆是,随便去一家,基本上都不会踩坑。

07
结语

自从1959年建成之后,鹤地水库—青年运河工程不仅解决了困扰雷州人民的千年旱情,也为后续发展农业奠定了坚实的水源基础。

在工业化尚未起步的湛江,农业就是社会稳定器,只要粮食丰收,大家有口饭吃,就不会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就是源源不断的水源,鹤地水库就是湛江农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我咨询过爷爷这一辈的老人,自从鹤地水库建成之后,60多年过去了,农业用水基本上都没有过出现严重的问题。

修建鹤地水库的那一辈人,要么已经离开,剩下的也接近80岁了,再过10来年,曾经创造过奇迹的这帮先辈基本上都会驾鹤西去。
喝水不忘挖井人,感谢先辈们曾经的付出,才有了现在的安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