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算挺常用的一个成语,如果你去查它的意思,一般解释是说指理想或者愿望得以实现,有如愿以偿的意思。
但是,“求仁得仁”和“如愿以偿”,在被使用的时候,一般不会互换。
你在说“我总算如愿以偿了”的时候,一般不会想到“求仁得仁”这个词。
而想到“求仁得仁”的时候,往往意味着,你在得到了某些的同时,也失去了某些。
“求仁得仁”出自《论语·述而》,短短一段对话,有点像对暗号或者打哑迷,里面套着两个故事,两个故事之后,甚至还藏着第三个故事。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先白话翻译一下: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
子贡说:“嗯,我去问他。”
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为什么说这段话像打哑迷呢?冉有和子贡作为孔子的学生,都想知道孔子会不会出面帮助卫国的国君,但子贡问孔子的时候,却没有直接提出这个问题,而是提了另一个问题:
伯夷和叔齐是什么样的人?
那么这两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是这段话中的第一个故事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二人先后出国前往周国考察。周武王伐纣,二人扣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见《吕氏春秋·诚廉》《史记·伯夷列传》)
简单地说,伯夷和叔齐是互相谦让着谁也不肯继位为王的两位王子。并且身为商朝王子,宁死不肯承认周朝。
孔子评价他们两位是“古之贤人”。
是对他们的礼仪与气节的肯定。
子贡在得到认可的答复后问孔子,他们会觉得怨恨吗?
子贡为什么会觉得伯夷和叔齐可能会有怨恨或者后悔呢?
因为他们都有继承王位的机会,却都放弃了,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商被周灭。
这时孔子给出了掷地有声的一句: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意思是,叔齐尊长幼不肯继位,伯夷尊天伦(先王遗命)不肯继位,都是遵循了他们所追求的仁(仁德,仁义),哪怕最后国灭身死,又有什么可怨的呢?
听完孔子的答复之后,子贡出来告诉冉有——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
是不是很像哑迷,为什么孔子评价伯夷和叔齐是古之贤人,认为他们求仁得仁,子贡就得出孔子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结论呢?
这就要提这段话中的第二个故事了。
为什么冉有和子贡当时会想知道孔子会不会帮卫国国君,卫国出了什么事呢?
背景是孔子当时正在卫国,给国君做类似参谋的角色。
“子见南子”,大家看电影《孔子》时应该有印象。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风评不怎么好,让卫灵公的帽子绿油油的。
卫灵公的儿子叫蒯聩,非常憎恶南子,把南子暗杀了,卫灵公一怒之下要杀蒯聩,蒯聩出逃到了卫国隔壁的大国——晋国。
卫灵公死前,把王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孙子,蒯聩的儿子——卫出公手里。
冉有和子贡提到的孔子会不会帮助的卫国国君,指的不是刚刚去世的卫灵公,而是这位卫出公。
卫灵公的死,让手握蒯聩的晋国看到了可乘之机,晋国要把蒯聩送回卫国,提出让蒯聩继位。
伦常上,蒯聩是父,卫出公是子,卫出公若不让位,会被说不孝,若让位,晋国大军回随之而来,卫国将面对亡国的危机。
卫国值此生死存亡之际,作为卫国国君参谋的孔子的立场自然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这样的大事也极为敏感,作为孔子学生的子贡不方便直白的问,所以借古人,借典故来问。
蒯聩和卫出公父子,面对的是“争王位”的窘境,子贡就用互让王位的伯夷和叔齐来问。
孔子推崇伯夷叔齐,自然是认同“礼让”王位,反对父子争位。
所以子贡懂了孔子的意思,不会帮卫出公。
不帮儿子跟老子争,也不能帮老子跟儿子争,首先蒯聩是被他父亲赶出国的,而且蒯聩若回来,意味着卫国会被晋国蚕食。
卫国之乱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而且怎么都是狗咬狗一嘴毛,孔子不愿意掺和了,于是带领弟子们离开了卫国。
推崇孔子的都说孔子这是不会为了当官,为了利益去做违背本心的事,但我觉得这件事说明是孔子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和参谋家。
想想诸葛亮,只因“三顾频烦天下计”,便有“两朝开济老臣心”。明知阿斗扶不起依然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地扶。这才是千古忠臣良将的楷模啊。
或者说,孔子想求的“仁”,不在此。不在一国一时之存亡,而在天下仁心。
本来至此,求仁得仁的出处这段话中的两个故事都说完了。
但卫国和孔子的事,其实还有后续——第三个故事:
后来孔子的学生子路被请到卫国帮助卫出公。孔子不同意他去。自己都不愿意趟的浑水,孔子当然不希望学生去趟。
但子路说,我已经答应了,君子一诺千金,我得去。
结果子路去后,卫国早已大乱,为保卫出公,子路被砍成了肉酱。
消息传来时,孔子正在吃肉酱,听到子路死时的惨状,悲痛不已,从此再也吃不下肉酱。
不知在孔子心里,子路是否算是求仁得仁呢?
一句求仁而得仁的背后,三段都有悲剧的故事:
放弃王位最终国破身死的伯夷和叔齐;身为国君参谋却在关键时刻放弃辅佐国君,任凭国乱发生的孔子;为了一诺千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惨死的子路。
求仁得仁,从一开始,就包含了一种意义:得仁,往往伴随着舍弃与牺牲。
曾经看到一类新闻我总是觉得很感慨,比如大学生救了落水的路人,自己却淹死了;比如19岁的消防员在执行任务中牺牲了;比如路遇持刀歹徒勇猛冲上去救人的人被砍了很多刀险些丧命…
我总想问,值得吗?为了陌生人牺牲了自己,让自己的亲人悲痛欲绝…
但我同时也会问自己,若自己是那个快淹死的人呢,是那个快烧死的人呢,是那个快被砍的人呢?我希望不希望有人来救自己呢?
谁不想做个好人呢?谁不想遇到好人呢?但,若要牺牲自己才能做个好人,做不做呢?
最终的最终,这几乎是无解的问题。
或许,这样的问题,都要落到一个问题上,这样的选择,是你的“求仁得仁”吗?
若是,那就如孔子说,“又何怨”。哪怕失去很多,又何怨。
若不是,那就别做,放弃有时也不可耻,智圣先贤如孔子,不也放弃了拯救卫国之乱么…
不过在此之前,每个人都该想清楚的是,什么是自己求的“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