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妇女的定义标准,我们该怎样理解“妇女”?

时间:2024-07-23 11:30:41人气:100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全球女性的官方节日。

提起妇女,不少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常对这个词感到“耿耿于怀”,总觉得这个称谓是形容上了年纪的已婚女性。于是,为了吸引更多女性消费者,商家纷纷将这个节日营造为“女王节”“女神节”,也有人提议将其更名为“女性节”“女生节”。

为何女性会对这个称呼心存芥蒂?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妇女”这个称谓呢?



“妇女”这个称呼是近代中国的产物


“妇女”就是指已婚女性吗?当然不是,按照我国官方界定,14岁以上的女性都属于妇女,14岁以下为儿童(幼女)。实际上,在我们国家的话语体系中,在晚清之前并没有“妇女”这个称呼,只存在“妇”(已婚)和“女”(未婚)的表述。所以,“妇女”这个称呼是近代中国的产物。


据学者考证,“妇女”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康有为1898年撰写的《请禁妇女裹足折》当中,随后出现的一系列关于禁缠足的文献,也大多在标题中使用了“妇女”一词。但这时的“妇女”大概率意味着两个单音节词的叠加,就如同“父子”或者“亲友”那样,并不具有脱离家庭的独立意涵。


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的发展,“文学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同时兴起,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此时大量的文章、杂志开始使用“妇女”的概念,比如,1919年7月,《少年中国》发表了赵叔愚翻译的《列宁对于俄罗斯妇女解放的言论》,同年10月,《少年中国》第1卷第4期又专门创办了“妇女号”,刊出李大钊的《妇女解放与Democracy》。在1919年12月5日《妇女杂志》第5卷所载的《本杂志今后之方针》一中更是直接将“妇女”与国民解放联系在一起,“我们觉得中国现在的妇女问题,不是少数一部分人的问题,是关乎全国民的大问题”。


“妇女”一词的使用、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密不可分


“妇女”一词的使用、传播是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密不可分的。比如,1920年李汉俊、李达翻译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第一次将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关于女性的部分以“妇女”指称。


1921年12月,我们党领导创办的第一份女性刊物被定名为《妇女声》,宣布“妇女解放即是劳动者的解放”。

1922年,中共二大正式通过《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当指涉女性群体时,通篇只使用了“妇女”一词。从此以后,我们党的正式文件中,“妇女”成为指代全中国女性的权威表述。

所以,“妇女”这个词并不是简简单单代表对不同年龄女性的称呼,更不是区分已婚未婚的标志,而是指与“男性”并肩作战的战友,带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色彩,被赋予了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妇女能顶半边天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妇女为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和改革与发展开拓进取、贡献力量。她们在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创造了无比辉煌、令人骄傲的业绩。


01

吴贻芳:东方的“智慧女神”

在民国教育史上,吴贻芳肯定是一位重量级之人,她执掌金陵女大二十余载,在教育界赢得了“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的殊荣。她以其独特的育人方式和高质量的育人成果享誉中外,将一个教会女子大学办成了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一流女子大学。


吴贻芳一生未婚,却将自己嫁给了全身心热爱的教育事业;她没有子嗣,却成为万千学子的“母亲”,她曾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会议,成为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女性,获得过美国密执安大学颁发的“智慧女神”奖,是中国传统意义上“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02

李佩:“中科院最美的玫瑰”

李佩被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主编了中国第一套研究生英语教材。70多岁时,她仍在给博士生上课;80多岁时,创办了中关村大讲堂;年过90岁,组织专家翻译的《钱学森文集》正式出版。


她是中国近现代为数不多的被称为“先生”的女性之一,同时还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


03

樊锦诗:“敦煌女儿”

北大考古系才女,人称“敦煌女儿”的樊锦诗,扎根大漠,守护敦煌50余载,以满头华发换来敦煌“容颜永驻”。她倾其一生“逆天”而为,用数字档案抗拒着莫高窟缓慢却不可逆转的消逝速度。她为敦煌所做的一切,被季羡林先生称为“功德无量”。


04

叶叔华: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

叶叔华投身天文事业70载,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的开拓者,也是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被誉为“北京时间之母”。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测量时间的精确度处于世界倒数水平。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综合世界时”系统,32岁的叶叔华挑起了重任。


在庞大的设备面前,身材娇小的叶叔华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于是她加了一块木板,站在上面跟踪观测恒星,无论寒暑、一丝不苟。在她与团队人员的不懈努力下,从1964年起我国世界时测量精度便跃居世界第二,一年之后,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时间基准,向全国发布。


05

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奖的本土科学家


她,在190次失败中艰难跋涉,智慧和汗水终于换来“迟到的荣誉”,因为她,全球数百万生命得以拯救。


由于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的新型疗法上的贡献,2015年,85岁的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所从事的科学工作,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寻找青蒿素的艰难跋涉中,她付出了智慧和汗水,诺贝尔奖的肯定,是对屠呦呦最好的回应。


06

张弥曼:世界杰出女科学家

她,在有限的时间里追寻远古的生命;她,在荒野中寻觅亿万年前鱼类的踪迹。她叫张弥曼,当今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古脊椎动物学家之一。


她治学严谨,一位同事说,“她从不越出证据说话,所以当她说什么时,你就信。”朴素而睿智,淡然而坚定,她公开的照片不多,却以自己独特的气场影响着世界。有一条远古时代的鱼,以她的名字命名;有一本全球古生物论文合集,以她的名义出版……

07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专家

她是华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她是喧嚣浮世淌过每个人心间的清溪,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席慕蓉曾说,讲台上的叶先生是个“发光体”,散发的美感令她如痴如醉。


年少丧母、去国离乡、大女儿及女婿双双车祸身亡……即便如此,她说她不是一个弱者,“弱是你取一个弱的姿态,我有自己的持守,不会随波逐流去改变”。


08

王亚平: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太空并不会对女性更温柔,她用实力证明在太空里巾帼不让须眉。


成为航天员光有梦想是不够的,需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王亚平不仅需要学习海量的知识,还要进行无数超越身体极限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一次训练至少4、5个小时,出水后(航天员需要在水中进行水下失重模拟训练),她端不稳碗,夹不住菜,累到虚脱都是家常便饭。


“对我来说,航天员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项事业而且是我热爱的一项事业”王亚平这么说。这份热爱给予她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她不断向前。


因为坚持与热爱,她身上多了很多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中国首次驻留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中国首个出舱的女航天员。


对于中国女性而言,“妇女”这个称谓,见证了一代代中国女性的拼搏奋斗,还昭示着未来在民族复兴伟业中,中国女性将创造出更多奇迹。


这是一个光荣的称谓!
致敬每一位中国妇女,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