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常识

孤城遥望玉门关全诗解释(王昌龄诗一句一解~从军行其四)

时间:2024-09-01 11:00:03人气:100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句一解: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即今青海的青海湖;“雪山”,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玉门关”,汉武帝时设置,因为西域输入玉石要取道于此,因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以后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乐府诗集》“玉门关”作“雁门关”。诗人一开篇就描绘了特点鲜明的边塞风光:浩瀚的青海湖,暗淡无光的天空,浓云笼罩的雪山。寥寥几笔,即勾勒出一幅地域壮阔、气象雄浑、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塞外风光图。作者使用映衬手法,以边疆壮美的风景来映衬守边将士的豪迈之情。

诗人站在青海湖边一座孤城上,遥望远方的玉门关的情景。青海湖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被诗人安置在同一幅画面中,这是不是一个笔误呢?针对这个问题,历代读者出现了种种不同的看法。按下种种理解不谈,从字面上看,第一、二两句可以设想成一幅次第展现的广阔画面:青海湖的上空,“长云”密布;青海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若隐若现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遥望”是诗人心中的想法,是虚写。这幅展现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整体背景和典型环境。这两句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第一、二句在写景的同时,又渗透了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这种种情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将士们身在边营,心向关内。如此一来,这里写的就不仅是作者的“望”,而是设身处地写出了所有守边将士的“望”,揭示了守边将士高尚的内心境界。他们只要一想到关内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心中就充满了力量,甘愿长期坚守在僻远的荒漠孤城。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用了汉代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的典故。西汉时西域楼兰国王曾数次杀死汉使,后来被汉使傅介子以计刺杀,楼兰此后改称鄯善。这里用“楼兰”指代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这一句表达了唐军将士不彻底消灭敌人誓不还家的雄心壮志。

三、四句与一、二句形成鲜明对照。前者主要写边疆景色,境界恢弘,内蕴丰富;三、四句则主要写诗中主人公立志报效国家的豪语,两者之间有明显的转折。三、四句的豪言壮语,绝非肤浅空洞的“保证书”,而是将主人公真挚的情感寄托在一个既非常现实又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环境中,顺其自然地产生的。这种感情的产生正需要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笔尽千里的环境描写。通过汉代典故的使用,诗人将环境描写自然地过渡到抒情部分。“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被这七个字概括无遗。“百战”这种说法还比较抽象,前面加上“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鲜明特征。“百战”而至“穿金甲”,连金属铠甲都磨破了,这种描写让读者更可想见战斗是如何的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无数将士壮烈牺牲,抛骨荒野。

但是,尽管身处如此艰苦的征战环境,将士们的报国壮志依然不改,并且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为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发出的豪壮誓言。通过“不破”、“终不”这样的句式,传达出极为强烈的感情。清人沈德潜指出,这两句可以作为豪语看待,也可以视为对归期无日的感慨,意味倍增(《唐诗别裁集》卷十九)。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句是愤激之词;不过结合整首诗来看,这种看法似嫌勉强。“黄沙”句尽管道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首诗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末句虽有嗟叹归家无日的一层意思,但主要还是表达将士们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性、长期性,因而发出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而在描写艰苦的时候,也并不流于感伤哀怨,而是转向悲壮、深沉,读来使人既振奋,又感慨。本篇将环境与人物感情巧妙融合,达到高度统一。这是王昌龄绝句的突出特点。